发挥办学特色 强化校企融合助力构建吉林新能源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访谈|杨冬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化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我们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东北电力大学科研处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实质,确保将全会精神贯穿运用到科研服务全过程。
东北电力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也是吉林省内唯一一所以能源电力为主要办学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现有在校生近24000人,教职工1500余人。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在科技创新方面,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提升,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努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
学校坚持聚焦国家能源安全与“双碳”战略,以服务吉林省清洁能源产业为契机,抢抓能源领域低碳发展重大机遇,以校企融合发展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助力校企人才链、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有机衔接,探索服务吉林绿色低碳发展创新路径,努力把学校科教优势转化服务吉林高质量发展成果,为吉林省能源企业攻克更多“卡脖子”难题,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学校科研处确定了坚持实施东北电力大学《“十四五”科研新跨越工程》,抢抓机遇、提前谋划,强化科研工作组织性,项目驱动、人才支撑,推进科研工作新跨越,快速高质量提升学校科研总体水平的科研工作指导思想,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特色做法:
一是互通互联谋发展。学校坚持与企业以战略合作和共建研发机构拉动产学研合作。学校主要领导带头,主动深入能源电力领域龙头企业,先后与国网吉林省电力公司、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等20余家省内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省内能源行业领军企业、行业协会(学会)、高校、科研单位,发起成立了吉林省碳中和技术创新联合体,目前联合体已有17家成员单位。联合体以碳中和创新研究院为载体,旨在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构建双碳领域联合创新体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产学研合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二是互惠共融搭平台。近年来,学校坚持促进与行业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利用双方各自优势,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新型电力系统”等未来发展方向,与省内能源类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学校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究实验室”“吉林省可再生能源高效开发与利用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清洁低碳能源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等获批为省教育厅“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学校与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共建“清洁能源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此为载体,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互聘、产学研统筹等方式,实现多方面的广泛战略合作。
三是产教融合育人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学校瞄准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吉林省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订单招生、工程教育、留省就业全链条产业人才培育机制,与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了“研究生工作站”“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现代产业技术学院”,建立“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运行机制。学校与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共同入选“吉林省首批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协同培养项目”。
基于以上做法取得了在助力吉林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提质增效,在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提质进位,在提高校地企融合共建方面提优赋能的主要成效。形成了坚持以校企合作为桥梁,推动科技成果精准转化和创新发展;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原点,加速科技成果培育和精准转化;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核心技术再开发和落地转化三方面经验启示。
下一步工作中,学校科研工作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在新能源领域的科研优势,集聚用好科技力量,依托“吉林省碳中和技术创新联合体”等协作组织和校地、校企研发机构、实验室等资源,立足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优势,进一步完善有针对性融合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科研项目承担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建设校地企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努力把学校科教优势转化为助力构建吉林新能源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建设的有力支撑,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发展,为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做出新的更大的“东电贡献”!
来源:东北电力大学
编辑:宋芳
初审:李鑫
复审:史彦男
终审:高闻序